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

2015年4月15日

一、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

1、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

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指在民事法律关系中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人。

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自然人(中国公民、外国人、无国籍人)、国家、法人、其他组织(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个人合伙、分公司等)。

2、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

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指:权利、义务指向的对象。

3、不同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不同

物权法律关系的客体是物和权利。

人格权法律关系的客体是人格利益(生命、健康、肖像、姓名等)。

身份权法律关系的客体是身份利益(同居、忠实、抚养、赡养、扶养)。

知识产权法律关系的客体是创造性智力成果与工商业标记(作品、技术方案、标记)。

债权法律关系的客体是给付(债务人的作为或不作为)。

4、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

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保护权利、义务、风险、权能、法律约束等。

权利、义务为核心内容。

二、民事法律关系有哪些

1、财产性法律关系

债权关系:因合同引起的债权关系、因无因管理引起的债权关系、因侵权行为引起的债权关系、因不当得利引起的债权关系。

物权关系:因所有权形成的物权关系、因用益物权形成的物权关系、因担保物权形成的物权关系。

其他财产性法律关系。

2、身份法律关系

配偶关系、亲权关系、亲属关系。

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民事法律关系的特征

2015年4月15日

一、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

1、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

民事法律关系指由民事法律规范调整的具有民事权利义务内容的平等关系,是民事法律规范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

民事法律关系指由民事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也就是由民事法律规范所确认和保护的社会关系。

2、关于民事法律关系概念注意

并非所有的社会关系都受法律调整。

并非所有的法律关系都属于民事法律关系。

只有那些由民事法律规范调整的社会关系才属于民事法律关系。

3、民事法律关系不调整

恋爱关系:约会、婚约、定情约定等恋爱行为民法不调整,但因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对方损害的除外。

亲情关系:免费帮助看护小孩或老人等,但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损害的除外。

社交(友谊)关系:请吃饭、看电影等关系,但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损害的除外。

4、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

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是指构成民事法律关系的必要因素或条件

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和内容为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

二、民事法律关系的性质、民事法律关系的特征

1、主体的平等性

民事法律关系是平等者之间的关系

2、内容为私权利和私义务

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也就是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是人身和财产权利义务关系,具体包括人格权、身份权、物权和债权等。

3、产生的自治性

民事法律关系是由当事人根据其意思自主设定的,法律只对意思表示规定一定的条件,如主体必须有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标的合法等,当事人只要遵循该条件,即可设定民事法律关系,并且受到法律的承认。

民事责任承担方式,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2015年3月26日

一、民事责任承担方式

1、停止侵害

这种民事责任承担方式主要适用于正在进行中的侵害他人合法权利的行为。

2、排除妨碍

这种民事责任承担方式适用于妨碍他人行使权利的场合,不需要权利人的权利受到实际的侵害。

3、消除危险

行为人的侵害行为虽未造成他人财产、人身的实际损害,但是有造成损害的现实危险时,权利人可以要求行为人采取措施排除危险。

4、返还财产

行为人非法占有他人的财产,他人可以要求行为人返还财产。

要求该财产尚存在,如果该财产已经灭失,则行为人应当依法承担损害赔偿的责任。

5、恢复原状

这种民事责任承担方式适用于财产遭到他人的损害,但是尚有恢复到原来状况的可能的情况。

一般而言,造成他人财产损害的,应尽量恢复原状,只有难以恢复原状的,才对损失进行赔偿

6、修理、重作、更换

这种民事责任承担方式一般适用于一些合同关系。

例如:一方根据买卖合同交付的标的物不符合合同的约定,则对方当事人可以要求修理、重作、更换。

7、赔偿损失

赔偿损失是适用范围最广的一种责任形式,不仅适用于侵犯财产权的场合,也适用于侵犯人身权的场合,如精神损害的赔偿。

8、支付违约金

这种民事责任承担方式仅适用于合同,如果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了违约应当支付的违约金,如一方违约,就应当向如一方支付约定或法定的违约金

9、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这种民事责任承担方式仅适用于民法通则第120条规定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等人身权遭受侵害的情形。

10、赔礼道歉

这种民事责任承担方式也只适用于民法通则第120条规定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等人身权遭受侵害的情形。

11、以上10种民事责任形式,既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在适用时应当注意区分不同性质的违法行为,根据责任形式的不同适用范围,正确选择责任承担的形式;区分违法行为的不同情节,根据责任形式之间的内在逻辑,正确的合并适用责任形式。

二、承担民事责任能力状况、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承担民事责任年龄

1、民事责任年龄主要有两个时间点,一个是10岁,一个是18岁。

10岁以前是无民事行为能力,即无需承担民事责任;

10岁至18岁是限制行为能力,有一定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18岁以上具有完全行为能力,也具有完全民事责任能力,需完全承担民事责任。

2、民法通则依据公民的年龄和精神状态,对民事行为能力分别作出规定

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16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其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同意。

三、分公司承担民事责任

1、分公司的诉讼主体地位和民事责任承担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b5db8700100jdps.html

2、分公司能否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http://www./news.php?NewsID=61116

什么是民事责任,民事责任有哪些?

2015年3月26日

一、什么是民事责任、民事责任的概念

1、什么是民事责任

民事责任是民事主体不履行民事义务时所应当承受的不利法律后果。

民事责任主要是一种财产责任。

民事责任的范围是与违法行为所造成的损害范围相适应。

是对民事违法行为人的一种民事法律制裁。

二、民事责任有哪些、民事责任的种类

1、违约责任构成要件

违约行为;主观过错(故意或过失)。

2、侵权责任构成要件

侵权行为;有损害后果;行为与后果有因果关系;主观有过错(特殊侵权责任除外)。

民事侵权的责任类型,民事侵权赔偿责任

2015年3月25日

一、一般侵权民事责任、民事侵权的责任类型

1、侵权责任法不局限于人身权和财产权等民事权益的保护,还包罗一些合法的人身利益和财产利益。

2、财产权中的物权尤其是所有权,以及人身权、知识产权属于侵权责任法所保护的民事权利。

3、除第三人侵害债权的情形外,债权不属于侵权责任法保护的民事权利。

4、民事利益指虽然应受法律保护但是尚未形成为权利的利益。

5、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

二、民事侵权赔偿责任

1、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赔偿范围

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

2、受害人因伤致残

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还包括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

3、受害人死亡

赔偿义务人除应当根据抢救治疗情况赔偿共同项目外,还应当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

三、侵权责任民事起诉状

1、侵权赔偿民事起诉状

http://blog.chinacourt.org/wp-profile1.php?p=63466&author=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