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法律风险评估,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指南

2011年7月13日

    一、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指南、企业并购法律风险、企业法律风险评估、企业用工法律风险

1、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指南

http://www.cnis.gov.cn/wzgg/bgsgg/201004/P020100414267733691061.doc

2、企业投资并购法律风险

http://wenku.baidu.com/view/353ff638580216fc700afdc4.html

3、浅谈企业并购之法律问题

http://www.dffy.com/faxuejieti/ms/200311/20031118143028.htm

4、企业法律风险评估

http://baike.baidu.com/view/1735443.htm

5、企业用工法律风险

http://wenku.baidu.com/view/50a3a68884868762caaed5de.html

    二、中小企业法律风险

1、合同订立及履行

是否每一次买卖、租赁、加工等业务,都与对方签订了书面合同

上述合同格式和内容,是否有法律顾问或律师做事先审查与评估

签订合同的人员是否有一定的法律知识

合同订立后,是否统一保管

合同有无备案及保密制度

用什么措施保证全部、清晰、准确地按照合同执行

鉴于大多诉讼的最重要依据就是合同,如何保证在诉讼时举证

送货单、授权委托书、结算书、质量处理协议、付款清单等,是否为原始件,是否能立即形成全面完整的证据体系

互为履行时,是否存在先后和保证

订立合同前,对方的信誉和履约能力是否了解和调查

2、纠纷发生后的法律文件

任何一方未按照合同履行,有无另行协议或协商的备忘录

上述文件的制定,有无法律顾问或律师事先策划或审查

有无在质量、还款期限上达成谅解的书面文件,文件是否会对今后可能的诉讼或仲裁造成障碍

相关文件签订时,对方是否有律师参加

纠纷解决信息用什么方式表达,口头?传真?特快专递?电子邮件

上述信息的内容,是否会导致今后诉讼或仲裁举证方面的被动

如何在上述信息表达的内容中弥补合同签订或履行中的不足

上面所涉及的所有文件是否都有完整的备案

发生纠纷的原因,是意外事件、不可抗力,还是单方违约

所有纠纷案件的处理,是否有处理报告?经验或教训

    三、建筑企业法律风险、房地产企业法律风险

1、房地产企业的法律风险,是指房地产企业在房地产开发经营过程中所实施的行为,造成与法律规定、合同约定相悖并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可能。

2、房地产开发经营从获得土地、动迁、市政配套到工程的设计、施工、销售及物业管理,投资周期长,涉及的规则浩繁,程序复杂,房地产企业面临各种法律风险在所难免。

3、房地产企业的风险主要有

宏观经济调控的风险

项目开发的法律风险

市场风险

不可抗力的风险 阅读全文…

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企业如何防范法律风险?

2011年7月12日

    一、企业如何防范法律风险、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企业法律风险控制

1、企业法律风险是指在法律实施过程中,由于行为人做出的具体法律行为不规范而导致的,与企业所期望达到的目标相违背的法律不利后果发
生的可能性。

2、法律风险的成因包括违法行为、自甘冒险行为、法律的不确定性、法律环境的不完善性以及法律监控活动的不规范性等。

3、企业面临的主要法律风险

合同法律风险
资源整合法律风险
人力资源管理法律风险
财务管理法律风险
安全生产法律风险

4、建立健全法律风险防范机制

加快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建设
提高企业全体员工的法律素质
切实加强全面风险管理工作
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严格执行管理制度
建立企业公民形象管理制度

5、企业法律风险一览表

6、企业法律风险防范:著作权保护篇

7、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商标注册篇

8、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合同篇

    二、民营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制度、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

1、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的建立是指企业根据法律风险的特性,建立起行之有效的避免承担经济损失或者其他风险的制度、流程、表格和文本

2、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建立的主要思想

规范化:建立制度,理顺流程。制度是企业的基本行为规范,企业的一切人和事都要在制度下进行活动;流程是企业实现目标必须遵循的过程方法,要讲时间效率,还要讲投入产出。

个性化:与企业实际紧密结合,具有本行业、本企业的鲜明特点。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除基本制度、基本流程、基本体例以外,可以具有不同的文件组合,不同的文件内容。

合同化:将合同引入企业内部管理,上下级之间、上下位部门之间以合同的形式协商、确定相互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相对于制度化而言,合同化更明确,更人性化,更易接受和执行。

3、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的体例和模块

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的体例由制度、流程、表单、文本组成,这四种体例形式有机结合,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包含九大模块

一是企业设立模块,内容包括企业设立、企业变更和法人治理;
二是投资管理模块,内容包括股权管理、投资收益管理、股份转让和股票上市;
三是行政管理模块,内容包括文件档案管理、对外关系协调、办公设备设施和后勤管理;
四是人力资源管理模块,内容包括人员、薪资、考核和培训管理;
五是财务管理模块,内容包括资产负债、资金往来、账目和报表管理;
六是采购与外包管理模块,内容包括合格供方的选择与评价、采购合同的签订与履行、所购货物的验收与入库;
七是技术质量管理模块,内容包括技术开发与改造项目的立项、实事、评审,新产品试制与工装改造,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质量检验,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与维护;
八是生产管理模块,内容包括生产组织、现场管理、设备维护与保养;九是营销管理模块,内容包括市场、销售和售后服务管理。

4、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的建立方法

一是专家指导,企业自行建立和运行;
二是专家建立,并指导企业运行。

5、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的完善

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是以防范企业法律风险为基本目标的经营管理系统,无论是起因于违法行为、自甘冒险行为的法律风险,还是起因于法律的不确定性、法律环境的不完善性以及法律监控活动的不规范性的法律风险;
无论是属于外部环境的法律风险,还是属于企业内部的法律风险,都会因企业内外资源状况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必须不断调整企业的制度、流程、表单和文本,即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以适应和满足企业所面临的新的形势。

6、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三、企业法律风险防范网、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方案、企业合同法律风险防范

1、企业处理合同争议常见的风险

遇到名存实亡的债务

明显是本企业违约却死活不承认

采取非法手段对待对方违约

超过法定时效解决争议 阅读全文…

如何防范合同风险,如何规避合同风险?

2011年7月6日

    一、如何规避合同风险

1、合同订立前

当事人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或者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以及采用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容易导致缔约过失责任。

订立合同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在合同未成立时,不得泄露或不正当使用,构成了合同订立前或第一阶段的合同风险

2、合同订立阶段

发生重大误解、显失公正,欺诈、胁迫或者乘人之危,合同当事人不适资格或者资格缺陷,乃至恶意串通等等而订立合同,会导致合同订立阶段的合同风险。

3、合同订立前和订立这两个阶段的风险,可以称为合同前期风险。

4、合同履行阶段

这是实现订立合同时合同利益设定目标的重要手段。

5、合同终止后阶段

合同当事人的合同利益交易即应停止完结。

合同终止的事由不同,则合同权利义务停止完结的方式和程序就有区别,如,合同义务已经按照约定履行完毕,合同当事人的协助、保密义务仍然存在。

    二、如何防范合同风险、买卖合同风险转移、买卖合同风险防范

1、买卖合同是出卖人转移标的物的所有权于买受人,买受人支付价款的合同,买卖合同是市场经济活动中最常见的合同之一。

2、买卖合同可以口头约定也可以书面签订,最好采用书面形式,以防纠纷发生之时无据可依。

3、买卖合同应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内容

当事人的名称或姓名及住所;
交易标的;
交易数量;
质量;
价款或报酬;
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
解决争议的方式。

4、买卖合同风险防范

当事人的名称或姓名及住所要真实,合同当事人一定要有签约的权限。
交易标的要具体。
交易数量要明确,多或少的情况如何处理。
质量要有标准。
价款或报酬要明确支付方式与支付时间。
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要明确。
违约责任要条款化。
争议解决方式要约定。
另外合同中还应约定“合同的解除”及“合同的生效”条款。

    三、什么是合同风险

1、合同风险是指合同利益遭受损失的可能。

2、合同风险的产生,有合同当事人的原因,也有合同当事人之外的原因,如遭遇不可抗力事件,导致合同利益的取得或实现出现障碍。

3、在合同法上,广义的风险是指各种非正常的损失,它既包括可归责于合同一方或双方当事人的事由所导致的损失,又包括不可归责于合同双方当事人的事由所导致的损失。

4、狭义的风险仅指因不可归责于合同双方当事人的事由所带来的非正常损失。

5、合同风险中很重要的一项是价格风险,而所谓价格风险,是指货物发生损坏或灭失时买方是还应支付货款的风险。

    四、销售合同风险、采购合同风险、阴阳合同风险

1、销售合同风险防范

2、采购合同风险防范

3、阴阳合同风险

    五、合同风险规避、合同风险管理、合同风险控制、合同标的的法律风险防范

1、合同标的是合同法律关系的客体,是合同当事人权利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是合同成立的必要因素,没有合同标的就不可能成立合同。

2、合同标的可分为物、权利、智力成果、行为等。不同性质的标的在合同约定时对其要求也是不同的,但无论是何种性质的标的物,在约定时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防范风险。

1)标的合法

标的物本身合法

只有法律允许流转的东西才能成为合同的标的,才能为法律所保护。

标的处分人处分合法

这就要求标的物的处分人要合法持有并有相应的处分权,如专利权的转让,必须要求转让人保证其所转让专利的真实性,合法性,排他性。

2)标的明确、详致

在签订合同时,要使用标的物的学名并且要用全称。 阅读全文…

劳动合同订立的形式,订立合同形式有哪些?

2011年7月5日

    一、劳动合同订立的形式、订立合同形式有哪些、订立合同的形式、合同订立形式

1、劳动合同法强调劳动合同的书面化,不管订立、变更、解除、终止一律采取书面形式。

2、劳动合同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3、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1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4、劳动者拒不签订劳动合同的,保留相关证据,比如向劳动者送达签订合同通知书证据等。

5、对现在尚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尽快补签合同。

6、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并具备以下条款

劳动合同期限;

工作内容;

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

劳动报酬;

劳动纪律;

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

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当事人可以协商约定其他内容。

    二、合同的内容与形式、合同的其他形式、合同的三种形式

1、确定合同内容的依据

依照法律的提示

依照合同的性质来决定合同的主要内容。

依照当事人的意志

2、合同的形式

口头形式

是指当事人只用语言为意思表示订立合同,而不用文字表达协议内容的不同形式。

书面形式

是指以文字表现当事人所订合同的形式。

推定形式

当事人未用语言、文字表达其意思表示,仅用行为向对方发出要约,对方接受该要约,以作出一定或指定的行为作承诺,合同成立。

3、法律法规要求当事人约定用书面形式的必须用书面形式,其余的,由当事人决定。

    三、合同形式合同效力、合同违约责任的形式、合同担保的形式

1、法定形式对合同效力的影响

2、合同违约责任的形式

3、合同担保的形式

4、合同成立的形式

自动成立

确认成立

批准成立 阅读全文…

如何订立劳动合同?

2011年7月1日

    一、如何订立劳动合同、订立劳动合同的程序

1、订立劳动合同的程序

劳动合同草案一般由用人单位提出、征求劳动者的意见;也可以由劳动者与企业行政的代表,如厂长、经理,人事处、科长等直接协商,共同起草。

签订劳动合同前,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如实介绍本单位的情况,劳动者也有权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要求,双方经充分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用毛笔或钢笔填写劳动合同书,并签名盖章。

劳动合同签订后,应当到当地劳动行政机关申请鉴证,并向其主管部门和当地劳动部门备案。

2、订立劳动合同的要求

企业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必须遵守国家政策和法规的规定,坚持平等自愿和协商一致的原则;

劳动合同必须以书面形式签订;

劳动合同的内容必须完备、准确。

3、订立劳动合同的条件

劳动合同的主体由特定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构成。

劳动合同当事人一方是企业、事业、机关、团体等用人单位,另一方是劳动者本人;

签订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必须具备合同的主体资格。

用人单位必须具有法人资格,私营企业主要必须具有公民资格;

劳动者一方必须具备劳动行为能力和劳动权利能力。

劳动者必须年满16周岁,且身体健康,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现实表现好;

国营企业招收职工,必须是在国家下达的劳动用工计划指标内,并向当地劳动部门办理录用职工手续。

    二、未订立劳动合同

1、未订立劳动合同的赔偿问题

2、未签订劳动合同,索要双倍工资的依据

3、未签订劳动合同自动离职构成单方终止劳动关系

    三、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订立劳动合同的原则

1、合法原则

合法是劳动合同有效的前提条件。

合法就是劳动合同的形式和内容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2、公平原则

公平原则是指劳动合同的内容应当公平、合理。

就是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劳动合同双方公正、合理地确立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3、平等自愿

平等自愿原则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平等原则,一是自愿原则。

平等原则就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订立劳动合同时在法律地位是平等的,没有高低、从属之分,不存在命令和服从、管理和被管理关系。

4、协商一致

协商一致就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要对合同的内容达成一致意见。

合同是双方意思表示一致的结果,劳动合同也是一种合同,也需要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协商一致,达成合意,一方不能凌驾于另一方之上,不得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也不能强迫命令、胁迫对方订立劳动合同。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