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法违约金比例、合同违约金最高比例
1、合同违约金最高比例
http://h.lvshiminglu.com/law/1064.html
2、双方违约的,如何承担违约责任?
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双方违约的情形,这涉及过错相抵规则的运用问题。
过错相抵规则,又称有过失规则或混合过错规则,指在受害人对损失的发生或扩大也有过失时,可以减轻或免除对方赔偿责任的规则。
适用过错相抵规则应具备如下条件:
1)受害人必须有过错
如果受害人的行为虽然也是发生损害的共同原因,但只要他没有过错,仍不能适用过错相抵规则,违约方不能以受害人的行为作为减轻或免除责任的事由。
2)受害人的过错行为必须是促成损失的发生或扩大
即受害人的过错行为必须是损失发生或扩大的共同原因之一。
适用过错相抵规则的效果,是减轻或免除责任,减轻或免除所依据的标准,首先应比较违约方和受害人各自过错的程度,在双方当事人的过错程度相同的情况下,应比较双方行为原因力的强弱。
一般说来,违约方为故意或重大过失时,仅可减轻责任而不能免除责任;受害人为故意或重大过失时,方可免除违约方的责任。
二、工程合同违约金比例、购房合同违约金比例、购销合同违约金比例
1、遇到合同违约如何维权?
1)协商解决
2)采取合理措施,减少合同违约的损失
合同法第119条规定:
当事人一方违约后,对方应当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损失的扩大;没有采取适当措施致使损失扩大的,不得就扩大的损失要求赔偿。
当事人因防止损失扩大而支出的合理费用,由违约方承担。
3)利用法律规定的救济手段
首先,在发现对方有违约行为时,可果断中断对合同的履行。
其次,主动行使撤销权和代位权。
最后、依法撤销合同,不再履行。
4)选择仲裁或者诉讼解决纠纷
仲裁:是双方在争议发生前或争议发生后达成协议,自愿将争议交给第三者作出裁决,双方有义务执行的一种解决争议的方法。
诉讼:一旦决定通过诉讼解决合同纠纷,当事人就一定要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阅读全文…
一、签合同违约金、合同违约金标准、合同法违约金条款
1、合同违约金标准
http://h.lvshiminglu.com/law/1064.html
2、合同法第107条规定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3、合同法第108条规定
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4、合同法第112条规定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在履行义务或者采取补救措施后,对方还有其他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5、合同法第七章 违约责任
http://www.gov.cn/banshi/2005-07/11/content_13695_3.htm
二、房屋合同违约金、购房合同的违约金
1、签订了购房合同,但是贷款办不下来,会不会构成违约?
在签订购房合同之前应先跟开发商将贷款可能发生的时滞问题定下来,一般来说,贷款办不下来的原因主要是分清各方的责任。
如果是因为开发商客观的五证不全且在房产局没有登记,办不下来贷款的话,这其中的损失要由开发商来承担。
因为购房者的个人原因,无法顺利办理贷款而延期的,由购房者承担相关的赔偿。
如果因为政府政策变化,无法贷款,导致购房合同无法正常履行的话,购房者应该举证向开发商证明,同时双方协商,返还购房者的购房定金。
三、聘用合同违约金、担保合同违约金、保密协议违约金
1、聘用合同违约金
http://www.110.com/ask/problem/754715/
2、担保合同中的违约条款效力
http://www.kblawyer.net/00040006/000400060005/article1628.htm
3、保密协议是否可以约定违约金?
http://china.findlaw.cn/lawyers/article/d67189.html
一、合同法违约金规定、合同法关于违约金的规定
1、违约金指
合同当事人不履行合同债务时,根据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向对方当事人支付的一定数额的金钱。
违约金的标准是金钱,但当事人也可以约定违约金的标的物为金钱以外的其他财产。
2、违约金分类
违约金有法定违约金、约定违约金,法律直接规定的违约金为法定违约金,违约金是由当事人约定的,为约定违约金。
当事人约定了违约金的,一方违约时,应当按照该约定支付违约金,但违约金的约定并不是毫无限制的,而是受到法律的正当干预。
3、违约金调整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增加。
约定的违约金高于造成的损失,必须在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时,当事人才可以请求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
4、违约金责任
支付违约金只能对于违约行为适用,它只是违约责任形式而不适用于侵权责任。
只有在合同中约定了违约金条款且违约情形与约定相符时,才能适用违约金责任。
5、不构成违约的情况
不存在任何违约行为。
合同没有成立。
虽然合同成立,但是还没有生效。
虽然合同成立且已生效,但是合同是无效的。
二、房屋租赁合同违约金的规定、租房合同违约金的规定、租赁合同违约金的规定
1、提前解除租赁合同是否一定要支付违约金
对于出租人和承租人,只要在以下的情形内解除租赁合同,就不算违约
1)房屋租赁协议到期,房屋出租人按约收回租赁房屋。
2)出租人家庭人口增多,住房困难,可与承租人协商收回租赁房屋。
3)承租人确实另有住房,承租房屋长期闲置,不能物尽其用的。
4)房屋承租人故意、或过失将所租房屋损坏,改变房屋用途、拒绝修复或者赔偿的。
2、对于承租人而言,在房屋租赁期间,如果存在以下情况,就可以单方面解除合同
1)出租人未按时交付房屋,经承租人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交付。
2)出租人交付的房屋不符合房屋租赁合同的约定,致使承租人不能实现房屋租赁的目的。
3、出租人已交付的房屋存在缺陷,危及承租人安全或健康的。
4、出租人不履行检查、维修义务,以致危及承租人安全或健康的。
阅读全文…
一、合同根本违约、合同法违约规定
1、根本违约
指合同一方当事人违反合同的行为使该合同的目的不能实现。
根本违约的构成要件是一般违约的构成要件,加上因违约行为导致的合同目的不能实现。
其法律效果是当一方根本违约时,另一方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并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
2、判定是否构成根本违约,应着重把握以下两点:
1)从违约的情节考虑,一方的违约使合同履行成为不必要或不可能,便构成根本违约。
不必要是指订立合同所期望的经济利益不能实现,或者说主要合同意图不能实现。
不可能是指按合同约定的给付,在事实上不可能。
2)从违约的后果考虑,单纯的违约并非合同解除的主要依据,以过错做为判断因素之一的违约后果具有严重性才是合同解除的根本原因。
而判断违约后果是否严重,应以是否违反合同关键因素,即合同订立的主要目的能否实现为依据。
违约损害后果与损害赔偿紧密相连,损害后果是损害赔偿责任适用的前提条件,也是确定损害赔偿数额的依据。
二、合同的违约条款、合同违约条款怎么写
1、房屋买卖合同通常标的额较大,买卖双方需慎重对待,并应仔细查阅合同条款,尤其是交房、付房款,违约金等重要条款,如违约金约定过高应与对方协商要求调低。
2、对迟延履行义务设定违约金,如迟延交房、付款的违约金为每日一定金额或应付房款的一定比例。
3、解除合同的违约金,通常为合同总价的一定比例。
4、在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中,即使双方在合同中事先已约定好违约金,但一旦发生争议,当事双方往往仍对违约金比例存在争议。
通常是违约方主张违约金过高,要求法院或仲裁机构调低。
5、对于解除合同的违约金,只有在约定违约金超过实际损失30%时,法院才会适当减低,且主张调低违约金的一方应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 阅读全文…
一、合同违约责任条款、合同违约责任怎么写、合同法的违约责任种类
1、全部违约
完全不履行,指当事人根本未履行任何合同义务的违约情形。
2、预期违约
1)预期拒绝履行:指合同有效成立后到合同约定的履行期届至前,一方当事人以言辞或行为向另一方当事人表示其将不按约定履行合同义务。
2)预期不能履行:指在合同履行期届至前,有情况表明或一方当事人根据客观事实发现另一方当事人届时不能履行合同义务。
3、迟延履行
指在合同履行期限届满而未履行债务,包括债务人迟延履行和债权人迟延履行。
债务人迟延履行是指合同履行期限届满,或在合同未定履行期限时,在债权人指定的合理期限届满,债务人能履行债务而未履行。
根据合同法规定,债务人迟延履行的,应承担迟延履行的违约责任,承担对迟延后因不可抗力造成的损害的赔偿责任。
4、不适当履行
指虽有履行但履行质量不符合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的违约情形。
5、其它违约行为
二、合同法违约责任条款、合同法中的违约责任、如何区分违约责任与其它民事责任
1、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
1)产生的前提不同
缔约过失责任是基于合同不成立、合同无效、合同被撤销而产生的民事责任,违反的是合同前义务,是法定义务。
而违约责任是以合同有效成立而产生的民事责任,违反的是合同义务,是约定义务。
2)归责原则不同
缔约过失责任以行为人的主观过错为要件,实行过错责任原则。
违约责任,不以行为人的主观过错为条件,实行严格责任原则。
3)责任方式不同
缔约过失责任只有赔偿损失一种,而违约责任有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强制履行等方式。
4)赔偿损失的范围不同
缔约过失责任的赔偿范围是信赖利益的损失,而违约责任赔偿范围是履行利益的损失。
2、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
1)产生的前提不同
违约责任是基于合同而产生的违反合同的责任;而侵权责任是基于行为人没有履行法律上规定的或认可的应尽的义务而产生的责任。
2)归责原则不同
违约责任奉行严格责任原则即无过错责任原则;而侵权责任以过错责任原则为主,只有在法律有明文规定的情况才可以实行无过错责任原则或公平原则。
3)免责条件不同
在违约责任中,除了有法定的免责事由以外,还可以在合同中约定免责事由;而在侵权责任中,其免责事由只能是法定的。
4)责任形式不同
违约金、定金等责任形式只能适用于违约责任;而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只能适用于侵权责任。
5)赔偿范围不同
违约责任是一种财产责任,因而主要是财产损失的赔偿;而侵权责任不仅包括财产损失的赔偿,还包括精神损害的赔偿。 阅读全文…